在温馨的告别室中,泰迪犬“布菲”安详地躺在柔软的小床上,仿佛在沉睡。桌上摆放着“布菲”的画像,烛光摇曳,旁边还有一张承载着深情卡片的主人的笔迹:“亲爱的布菲,感谢你的陪伴,愿我们的时光能更长一些……愿你在汪星安好,姑姑永远爱你。”
12岁的“布菲”因疾病离世,告别仪式结束后,它将踏上前往火化的旅程。
在我国,每年约有300万只宠物离世,平均每天近一万只宠物告别这个世界。随着“宠物经济”的兴起,宠物殡葬行业应运而生。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23日,全国已有近2200家“宠物殡葬”相关企业。
来自江苏丹阳的“95后”英豪,2018年毕业于北京一所知名“211”高校,曾从事产品工业设计。在打工的日子里,他一度感到迷茫。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篇关于宠物殡葬师的报道,其中一张男子抱着金毛犬进入告别室的图片深深触动了他。英豪意识到,这正是他渴望追求的事业——成为一名宠物殡葬师。于是,他毅然辞职。
英豪正式踏入宠物殡葬行业,与朋友合伙创办了一家宠物殡葬店,为逝去的宠物进行遗体处理,陪伴主人完成与爱宠的最后一程。
如今,英豪已从业两年多,为近千只宠物举行了告别仪式。在他看来,为宠物举办告别仪式是主人与爱宠之间的一次体面告别,为这段珍贵的关系画上圆满的句号。
我们开设了名为“彩虹星球”的宠物殡葬工作室。“彩虹”寓意着生命的多样性,自营业以来,我们不仅接待了小猫、小狗等常见宠物,还遇到了水族宠物、啮齿类宠物、爬行动物、鸟类、蛇类、蜥蜴等。其中,小猫小狗的占比最高,达到90%。“星球”则代表着我们想要传达的理念:宠物离世并非生命的终结,它们离开地球后,实际上是回到了“母星”。
工作室的同事们来自各行各业,比如曾做过营销、画画或人体殡葬等,大部分是90后,有一名00后。此前,我们都没有从事宠物殡葬行业的经历。
营业之初,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找房子”。我们想找一个安静、舒适带院子的小房子,不被外界打扰,而这样的房子在北京并不多,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我们说明来意后,很容易会被房东拒绝。可能是对死亡这件事比较避讳,不管是人还是宠物,只要带“殡葬”这两个字,大家就会觉得不太吉利。
哪怕我们真的租下来了,有时候和邻居相处也是一种“相互伤害”。2019年底,我们在一个创意园区里租了一间房子,和另一家公司只有一墙之隔,他们的会议室和我们的客人休息室相邻,声音能相互听见。比如,宠物家长难过的时候,隔壁公司可能在开会;又或者隔壁安静的时候,我们的客人正哭得很伤心。双方并不是故意的,但还是挺尴尬。
网站展示的宠物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
如有侵权、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微信/MOB:
© 2025 金友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