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生》热播剧集引发关注,剧情中一位小男孩因持续低烧被送往医院,起初被误诊为普通感冒。然而,在深入交流后,医生江晓琪发现这并非简单的发烧,而是罕见的“猫抓症”。这一病例让众多网友对这种鲜为人知的疾病产生了浓厚兴趣。
《急诊科医生》剧情揭示:小男孩因虐猫而患上神秘“猫抓病”。
猫抓病,一种由汉氏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引起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人被猫抓咬后可能感染。在美国,多数病例发生在秋冬季,尤其多见于儿童,可能与他们更倾向于与猫嬉戏有关。猫本身虽不患病,但可携带病菌数月,而跳蚤则可能成为病菌在猫群间传播的媒介。
感染初期,被猫抓咬的伤口附近会出现类似虫咬的小疱疹或肿块,称为接种病变。病菌通过这些伤口进入人体,手、手臂和头面部是常见的受伤部位,通常不会引起疼痛。
数周后,接种病变附近会出现一个或多个淋巴结肿痛。例如,手臂受伤时,肘部或腋窝的淋巴结会肿大;腿部受伤则可能影响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直径通常为0.5至2英寸,周围皮下肿胀,皮肤表面表现为红肿热痛。
大部分感染的孩子淋巴结肿大是主要症状,病症轻微;有些孩子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头痛、皮疹、咽痛、精神差。
肿大的淋巴结需要2-4周才会消退,有时甚至更长;个别病例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脾、骨关节或肺部感染;也有表现为单纯持续高热。
如何诊断
诊断主要依据有被猫抓咬伤的病史。
体格检查可发现猫抓咬的体征和肿胀的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及细菌培养排除其他病菌感染。
2.猫抓病的特异检查。
治疗和照顾
大多数病例不需特殊治疗。较严重病例可应用抗生素,如果医生处方了抗生素,一定要按时按量使用足够疗程。
感染猫抓病的孩子无需与家人隔离,根据孩子的状态选择是否需要多卧床休息,孩子可以继续玩耍,但注意避免伤到肿大的淋巴结。缓解淋巴结疼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会不会传染
猫抓病不会通过人与人间传播,细菌通过猫的抓咬伤而得以传播,猫的唾液进入到人眼或伤口也可致病。家庭成员可通过接触同一猫而多人感染。猫抓病感染一次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网站展示的宠物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
如有侵权、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微信/MOB:
© 2025 金友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