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也有自己的家了”,广州孤独症青年王夏京挥毫泼墨,描绘了一只悠然自得地在猫屋上休憩的猫咪。这只猫咪名叫Tigar,不仅是王夏京生活中的挚友,更是他画作中不可或缺的主角。
21岁的卢诗雅,绘画艺术已有10年之久。她习惯于在窗台前挥洒笔墨,而家中的三只猫咪则在旁边的花盆间嬉戏玩耍。诗雅的妈妈不禁感叹,这画面真是和谐又可爱。在她的画作中,花园门前总有一只懒洋洋地趴在自行车上的猫咪。
4月2日,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之际,一系列孤独症青年创作的关于猫的画作复制品,出现在广州众多支持流浪猫的街猫猫屋中,并在直播间吸引了众多“吸猫达人”的目光。这是由广州市心友心智障碍者服务协会(简称“心友会”)和爱心企业共同发起的画猫线上公益创收活动,旨在通过艺术的力量关爱和支持孤独症朋友。
“画中的猫看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开心?”面对记者的提问,心友会的志愿者解释道,在孤独症朋友的世界里,快乐并不总是以笑容为标志,因此画中的猫咪并非不高兴。实际上,猫是不会笑的。有行为学家认为,为了在野外更好地生存,猫咪进化到了不轻易表露情绪的阶段。猫咪表达喜悦,往往是通过身体语言和声音。
除了与孤独症者有相似的性格特征,科学研究还表明,猫是孤独症者的良伴,不仅能减轻焦虑,还能提升社交能力。因此,在世界孤独症关注日,流浪猫智能管理平台街猫与心友会、广州市残联百企百艺公益项目共同发起了孤独症者画猫线上公益创收活动,让他们展示猫的多彩世界,也展现他们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
此次参与画猫的广州孤独症青年,有的描绘了猫的“天空之城”,有的创作了猫版“终结者”,还有的将猫的梦境搬上画布。他们的作品角度各异,栩栩如生。这些青年朋友们都至少已绘画10年,作品多次展出并获奖。对于孤独症青年的绘画潜能,心友会等公益组织将提供悉心指导和挖掘,帮助他们表达自我,展示他们的价值,让他们有机会走进公众视野,融入社会。
指导老师郭慧虹表示:“他们的思维方式并非我们刻板印象中的那么固化,他们也有俏皮、活泼、浪漫的一面,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个人风格。希望通过每一次的练习和创作,让他们接触到更大胆、更开放的艺术天地,让他们勇敢地走出去,更多元地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也希望通过与他们的交往,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多元、多彩的世界。”
“关注孤独症,不仅在孤独症关注日。”心友会负责人区泳强提出,近年来,社会多方持续合力,共同关注孤独症,“大家各自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互补,在扩大、深化服务,为孤独症人士带来实实在在支持的同时,也携手进行倡导,从而推动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关注、了解、包容和支持。”区泳强希望,未来有更多社会力量能共同助力孤独症人士,实现“全生涯服务,全方位关爱”。
爱心企业有关负责人任亮亮也表示:“希望发挥街猫的平台作用,将孤独症者的作品推向公众,与这个世界形成更多连接——这是这个活动更大的意义所在。”
网站展示的宠物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
如有侵权、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微信/MOB:
© 2025 金友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