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交媒体上的一段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揭露了哈尔滨某景区狗拉雪橇项目的残酷现实。画面中,几只狗狗被束缚在雪橇上,在寒冷的雪地中拖着游客疾驰,它们的眼神中透露出疲惫与无助。网友纷纷表示:“如此严寒之下,承受如此重负,实属可怜。”同时,他们质疑景区是否对狗狗进行了专业训练和保护,是否存在过度利用动物的嫌疑。
视频的曝光迅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众多网友在哈尔滨文旅官方账号下留言,呼吁取消狗拉雪橇项目,认为这是对动物的虐待和剥削,违背了动物福利的基本原则。然而,也有网友认为狗拉雪橇是传统的民俗文化,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应一概而论。另有观点认为,狗拉雪橇仅是一项游乐项目,不涉及动物伤害,且这些狗狗均为经过特殊培育的雪橇犬,拥有强大的体力和耐力,不会受到负面影响。
面对网友的反馈,哈尔滨旅游投诉电话12345的接线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尚未接到相关投诉,但会将此事上报给相关承办单位,由职能部门进行核实和处理。同时,他们也提醒游客,如发现景区存在不合理的经营行为或对动物的不良影响,可及时拨打12345进行举报。
据悉,狗拉雪橇起源于北欧,是一种利用狗狗力量和速度在雪地上驾驶雪橇的运动项目。在一些寒冷地区,它也是一种交通工具和生活方式。在我国,一些冰雪旅游景区也推出了狗拉雪橇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然而,这一项目也引起了动物保护组织和爱好者的关注和质疑。他们认为,雪橇犬并非天生就会拉雪橇,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专项训练才能成为比赛犬和工作犬。在真正的狗拉雪橇比赛中,国际标准要求雪橇犬数量在6-12只,而只有12只才能用于拉雪橇。未经训练的狗直接拉雪橇,会给它们的身体带来巨大负担,甚至可能导致脊椎严重损伤。
事实上,这并不是国内第一次出现狗拉雪橇引发争议的事件。据红星新闻2019年报道,在四川西岭雪山也曾有“狗拉雪橇”项目,被网友讨论后,景区表示,暂停此项目。而在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对狗拉雪橇项目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和管理,以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安全。
狗拉雪橇到底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虐待?这一问题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许,我们应该从动物的角度去思考,尊重它们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只考虑自己的娱乐和利益。毕竟,动物也是生命,也有自己的权利和尊严。
网站展示的宠物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
如有侵权、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微信/MOB:
© 2025 金友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