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上海的街头,你是否曾惊喜地邂逅过活泼的小松鼠?你是否知道,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的最爱之一,竟是郁金香球茎的种子?关于这些赤腹松鼠,它们在上海的数量、分布情况,以及我们如何与它们和谐共处,都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现在,让我们一起加入科学家的行列,为揭示这些小松鼠的秘密助力!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的“自然共生:2025我的自然百宝箱”年度公众科学活动于3月22日正式拉开帷幕。今年的“自然百宝箱”特别加入了赤腹松鼠调查和崇明东滩鸟调两大项目。
今年,“我的自然百宝箱”将聚焦五大科研数据采集项目,包括“上海昆虫家谱”更新、“上海蝴蝶监测”、“赤腹松鼠调查”、“动物路杀调查”及“崇明东滩鸟类调查”。
公众科学家们可以通过报名参与赤腹松鼠的调查与记录,以“随时发现、随手拍、即时上传”的方式,捕捉到这些小松鼠的精彩瞬间,并将照片上传至“听见万物”微信小程序的“兽踪觅”板块。
崇明东滩鸟调则将带领参与者走进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记录各类鸟类分布数据等信息。
即日起,市民可通过微信搜索“听见万物”小程序,完成注册并选择参与项目。持续参与年度项目的志愿者将有机会获得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认证的志愿服务时长,以及项目组颁发的年度优秀公众科学家证书等。
今年,“自然百宝箱”的数字平台进行了全面升级,引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联盟图片搜索引擎”,优化了“听见万物”小程序的AI物种识别、数据可视化及排名机制。
据悉,“我的自然百宝箱”科普品牌已经连续开展9年,累计吸引超470万人次参与。
正是在公众的参与下,2024年已通过“听见万物”平台收集昆虫记录超9000条,助力《上海昆虫名录》新增400余个本地物种。
“2024年被记录最多的上海昆虫物种中,前10中超过一半都是蝴蝶,足见大家对蝴蝶的喜爱,”上海自然博物馆“我的自然百宝箱”项目负责人余一鸣介绍道。
网站展示的宠物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
如有侵权、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微信/MOB:
© 2025 金友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