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宠家庭的激增,宠物医疗市场如同脱缰的野马般迅猛发展。然而,在这片繁荣的背后,消费者投诉如潮水般涌来,市场问题频发。收费不透明、过度检查、二次加价、误诊等问题层出不穷,给宠物主人带来了深深的困扰。而宠物医疗,作为一门专业性极强的领域,让许多宠物主人只能无奈地接受这种被动的局面。
为了降低高昂的宠物医疗费用,我们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宠物医疗费用的构成。由于宠物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兽医在诊断过程中不得不更多地依赖检查结果,这无疑增加了设备、药品等成本。动物的医疗仪器和药品采购成本与人类相当,但使用频率却只有后者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导致分摊到单价时,价格自然较高。此外,动物诊疗中的人力成本也更高,因为某些检查需要麻醉和保定,这都需要专业训练的医疗助理协助完成。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为了方便治疗和锁定顾客,一些宠物医院还在不断增加新的医疗辅助设备。这些“刚性成本”的存在,是导致宠物医疗收费整体偏高的主要原因。
然而,除了“刚性成本”之外,宠物医疗中的水分也亟待挤掉。在制度设计上,应逐步区分伴侣宠物和畜禽经济动物,针对两者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例如,在兽药审批上,应对宠物医疗中需求增大的抗肿瘤等非经济动物常用药物进行规范和支持。
宠物医疗并非具有明显公益性质,其运行基本遵循商业逻辑。目前,我国宠物医疗市场正处于资本驱动的高速扩张阶段,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医院过度追求“绩效”,虚标价格。对此,相关部门应明确和规范动物诊疗项目的定价标准,并加强监督检查,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完善宠物医疗保险制度和服务,引入强有力的承保方监督医疗企业的医疗过程,通过商业规则下的利益制衡促进宠物医疗价格合理化,减轻宠物主人的负担。此外,可借鉴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由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发布动物诊疗机构红黑榜,公开宠物医疗机构的综合评价,包括诊疗水平、服务质量、收费透明度等。
宠物医疗是一个非常仰赖医生群体支撑的行业,目前的一线宠物医生存在缺口大、基础弱、离职率高等问题,导致现有的宠物诊疗整体水平不足。为了免责,宠物医生也倾向于更多地通过检查等客观数据,为潜在的医疗纠纷保留于己有利的证据。这也是推高医疗费用的一个人为因素。所以,加强宠物医生的在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养和诊疗水平,和降低医疗费用也密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培训,鼓励企业自办,或者给予适当补贴的方式,鼓励宠物医疗从业者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升综合能力,以提供更优质的宠物医疗服务,降低不必要的医疗花费。
在医患关系的另一头,加强宠物主人的健康知识教育也非常必要。如倡导给宠物定期免疫,有效防止犬瘟、猫瘟等治疗费用高昂的疾病发生。通过此类医疗常识的普及,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医疗机构和宠物主人之间的信息差。总之,让宠物医疗市场规范起来,还需要做更多努力。
网站展示的宠物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
如有侵权、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微信/MOB:
© 2025 金友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