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近日传来喜讯,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照片时,意外捕捉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荒漠猫的珍贵身影。这一发现不仅为九寨沟增添了新的物种,也使得保护区内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兽类增至8种,其中包括大熊猫、川金丝猴、牛羚、林麝、马麝、豺和金猫。
荒漠猫,我国独有的猫科动物,因其行踪神秘、种群稀少、分布稀疏,长期以来记录寥寥。2009年,《中国兽类野外手册》将其誉为“最不为人知的一种猫科动物”。
荒漠猫属于猫科猫属哺乳动物,体型较大,成年后体长61-68厘米,体重4-8千克。其毛色以浅黄灰色为主,背中部呈红棕色,毛长而密,绒毛丰厚,四肢有数条不明显暗纹,耳朵尖长有簇毛,尾巴末端有3-5个黑色圆环,尾尖呈黑色。
荒漠猫是真正的山地动物,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山草甸。尽管雪豹和猞猁生活的最高海拔高于荒漠猫,但只要植被适宜,它们也会出现在海拔几百米的地方。然而,荒漠猫仅在低海拔地区没有分布记录。它们偏爱高山草甸,因此分布范围极为狭小,主要栖息于川西、甘南、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东部等地区。荒漠猫夜间捕食,警觉性高,除交配期外,通常独居生活。这些特性使其成为最难发现的猫科动物之一。
荒漠猫是捕猎高手,其饮食以鼠类为主,占比高达90%,被誉为“鼠辈克星”。由于生存环境较为荒凉,猎物种类有限,荒漠猫无法挑食。除了啮齿类动物,它们的饮食还包括鸟类、昆虫、爬行动物等。
在漫长的物种演化过程中,为了适应高寒环境,荒漠猫长出了浓密的毛发和柔软的绒毛以抵御寒冷。然而,这也导致了人们过去大量捕捉荒漠猫,使得其数量锐减。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荒漠猫均被列为极危等级。
荒漠猫是中国特产猫种,由于其生物学特征难以发现,目前已有的研究较少,具有很大学术意义,应加强保护和研究。此次在九寨沟这一世界自然遗产地发现荒漠猫的新分布,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也进一步彰显了九寨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显著成效。
此外,回收的红外相机还记录到了扭角羚、川金丝猴、狼、赤狐、狗獾、黑熊等野生动物的影像资料。
网站展示的宠物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
如有侵权、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微信/MOB:
© 2025 金友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