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至遥远的狩猎时代,动物疗法在心理学领域早已悄然生根发芽。人们对于处于宁静状态的动物,总能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安心与庇护,仿佛在无意识中,焦虑的阴霾便被驱散,心灵得以迅速切换至宁静的港湾。
去年中考,张女士的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成功跻身黄浦区某知名重点高中。然而,仅仅一个学期,孩子便从初中时的“佼佼者”沦为了“后进生”,巨大的反差让家长和孩子都陷入了深深的焦虑。期末考试成绩揭晓后,孩子更是将自己封闭在房间里,整个寒假都笼罩在沉闷、抑郁的气氛中。张女士担忧孩子的精神状态,于是带着孩子来到了“晓霆心理”寻求专业帮助。
踏入“晓霆心理”的门槛,仿佛步入了一个充满治愈力的“流浪猫岛”。这里收养了众多被遗弃的流浪猫,品种繁多,包括布偶猫、金吉拉猫等。张女士的孩子对萌宠情有独钟,便邀请了一只猫咪陪伴他进入心理咨询室。在咨询过程中,猫咪或懒洋洋地蜷缩入睡,或自由自在地在房间内穿梭,都给孩子带来了稳定的安全感。
“既能倾诉,又能撸猫,感觉心情舒畅多了!”孩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晓霆心理”创始人王晓霆向记者透露,这实际上是一个因心理受挫而导致的适应性不良的典型案例。其核心问题在于:不允许(不原谅)自己失败和犯错。这种信念并非刻意教导,而是社会化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产物。由于社会普遍存在“慕强”心态,一旦孩子成绩不尽如人意,便会觉得自己是“无能者”,从而产生一种做错事的羞愧感。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加上萌宠的疗愈,孩子逐渐放下心结,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和解。张女士也表示,今后会帮助孩子及时疏导、调节心理。
“越是简单的关系,越有力量。”王晓霆解释道,因为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动不会计较付出与获得,这种纯粹的单向关系更能孕育出抚慰的力量。
据了解,这群流浪猫刚被机构收养时,都带着各种疾病,如耳螨、眼疾、毛发脱落等,因此遭到原主人的嫌弃。在机构的精心治疗及照护下,如今都已恢复健康,并且放下对人类的戒备,变得温顺可爱。
“设立这座‘流浪猫岛’,也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人和动物是可以相互疗愈的,这对激发人们的生活乐趣、改善心境有着积极的治疗作用。”王晓霆如是说。
网站展示的宠物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
如有侵权、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微信/MOB:
© 2025 金友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