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黄陂区素山寺林场的神秘角落,武汉市观鸟协会的成员们迎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一位鸟友意外发现了一只色彩斑斓、令人惊叹的神秘生物,经过一番周折,竟证实其为被誉为“最美蝙蝠”的渡濑氏鼠耳蝠。
2月27日下午3时许,武汉市观鸟协会副会长姚波,带领一群鸟友在黄陂区素山寺林场的小溪边进行观鸟活动。就在他们沉浸于自然之美时,一只小动物突然沿着小溪低飞而过。姚波误以为是一只鸟类,急忙举起望远镜观察,却惊讶地发现,这竟是一只蝙蝠!更令人惊喜的是,这只蝙蝠通体红色,与常见的灰色和灰褐色蝙蝠截然不同,显得格外美丽。
倒挂的渡濑氏鼠耳蝠。
这只渡濑氏鼠耳蝠飞到溪边一棵小灌木上倒挂着休息,随后又在岩石上活动了一会。姚波对这只神秘的蝙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刻拿起相机进行拍摄。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这只蝙蝠的背部毛色为红褐色,腹部橙色,耳壳边缘、鼻端、前肢第一指及后脚的肢掌、五趾与爪、尾巴末端均带有黑色。
休息片刻后,这只蝙蝠似乎恢复了体力,沿着小溪飞走了。姚波不失时机,捕捉到了它飞行的精彩瞬间。
飞走的渡濑氏鼠耳蝠。
面对这只陌生的蝙蝠,姚波向鸟友们请教,但无人认识。他随后向几位自然教育专家求证,仍无果。最后,他通过多方辗转,请外地高校的一位老师进行鉴定,才得知这只蝙蝠名叫渡濑氏鼠耳蝠,被誉为“最美蝙蝠”,主要以昆虫为食,属于独居型蝙蝠。
为了验证这位老师的鉴定结果,4日,长江日报记者将照片发给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与昆虫学院一位教授,请求帮忙鉴定。这位教授将蝙蝠的照片发到网络上求辨识,一位名叫@黑鱼周cnWATERS的知名摄影博主回复:渡濑氏鼠耳蝠。
知名摄影博主@黑鱼周cnWATERS的回复截图。
记者搜索这位博主的资料,得知他是浙江省一位林业工程师,长期从事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工作。自称主要负责淡水鱼类、两栖爬行类和兽类翼手目动物的调查监测工作,对这几类动物的鉴定“都比较精通”。而蝙蝠正属于兽类中的翼手目动物。
渡濑氏鼠耳蝠夏季在树上、竹林栖息,冬季在岩洞、墙洞中冬眠。姚波推测,它可能是从冬眠中醒来不久,外出觅食的。
在岩石上活动的渡濑氏鼠耳蝠。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在国外,最早记录渡濑氏鼠耳蝠的文献,是Tomes RF.在1858年发表在《伦敦动物学论文集》中的一篇论文。在我国,渡濑氏鼠耳蝠分布于安徽、福建、广西、上海、浙江等长江以南地区;在国外,则分布于朝鲜、韩国、日本、越南、老挝等地。该物种比较少见,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GBIF)数据库中,目前只有64个记录。
在韩国和朝鲜的有关红色名录中分别将该物种列为“易危”和“稀有”。在201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IUCN)红色名录的评估中,该物种是“无危”。
据了解,渡濑氏鼠耳蝠为栖息在中低海拔山区的森林型蝙蝠,在我市还是首次被观察记录到。
网站展示的宠物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
如有侵权、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微信/MOB:
© 2025 金友宠物